找回密码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287|回复: 2

古镇茶馆印记/散文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1-5 21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卫保群 于 2015-1-5 21:58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 古镇茶馆印记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卫保群
  
         烙在儿时脑子里的印记万万千千,而当年烙得最深,至今保留得最为清晰的则是小镇茶馆的印记。

      我的老家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,因秦昭襄王28年(公元前279年),大将白起率兵攻楚不克,遂修百里长渠引蛮河水淹郢军而大获全胜。白起因伐楚有功,被秦王封为武安君,武安镇由此闻名于世。

  武安镇虽说地盘不大,但茶馆却有二十几家。其中东关码头、西关城内外的小茶馆居多。码头上的茶馆是船工、力夫的休闲场所。西关城内外的茶馆则是菜农、商贩消遣去处。那时,平民百姓只需花上一二分钱,沏上一碗“龙井”,或“银毫”、“毛尖”什么的,就可以在茶馆里“泡”上一时半日的,将疲惫融进香茗,喝下去是清新与自在;让烦恼化入酽茶,品出的是静谥与愉悦。离我家住处中关街有一箭之遥的一家茶馆,是街坊邻里闲来无事的老爷爷、老奶奶们的闲聊天地。“掌柜”(老板)是我的一位姓雷的亲戚,因为他十分善言健谈,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“谈迷心”的外号。也正是他能海侃神聊,他的茶馆也就从早到晚总是“宾至如归”、“高朋满座”。我每逢节假日便去光顾“雷家茶馆”——不是为了讨口茶水生津解渴,亦不为了闲坐听聊解闷,纯粹是到那里去搜新猎奇长见识。为了讨这位亲戚的喜欢,我主动地帮他收拾和清洗茶具。

      茶馆作为中国民间传统的大众消闲文化场所,茶水并不一定都是碗碗浓香,也有着滴滴苦涩。解放前,几乎所有的茶馆的墙壁上、房柱上都贴有“莫谈国事”的警告语,那些涉及国事、政事的言论都被禁涸。谁若饮中失言,轻则被罚,重则坐牢!解放后,人们谈论参政、议政、政策、时事的话题逐渐成为茶座上热腾腾,浓酽酽的香茗。

     儿时的我喜欢听“说书先生”绘声绘色的讲说《杨家将》、《封神榜》、《薛刚反唐》等故事。而听得更多的则是来自街头巷尾、道听途说的“趣闻”,田间地头、茶余饭后的“轶事”,还有骇人听闻的情轼、劫杀;更有在梦境里重现的鬼哭、狼嗥……难怪蒲松龄老前辈以茶馆作“聊斋”来广采博揽狐精、鬼怪之奇闻,广记博录落榜、失意之世事,写出了愤俗警世的《聊斋志异》!

      儿时的小镇茶馆是我谙时事明事非的启蒙学堂。那时我听得最多,见得最广的是,左邻右舍起了纠纷,亲戚家门闹了矛盾,街道有名望的老人就会出来说:“我明天陪你们一起到茶馆里坐坐。”在茶馆里大伙评出了至尊的公理,在茶座上彼此讨到了满意的“说法”,热茶化解了恩怨,温暖了心窝,“仇敌”握手言欢,“冤家”重归旧好。茶馆既然是公众休闲聚汇之地,自然也就少不了说张家长,道李家短的扯事拉非之辈。我曾见过有人因搬弄是非,而遭受拳脚相加之苦的事件。时光过去了半个世纪,可惜的是我从小只学会了随遇而安,至今到老还不会随波逐流!

  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5-1-6 09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60:}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-8 15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83:}谢谢老乡赏读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推荐

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南漳热线 ( 鄂ICP备2021000082号-2 ||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)

GMT+8, 2025-1-23 13:4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 & Style Design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